第四季 地上山西--介休后土庙

仲博注册

仲博注册
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仲博注册
  • 业务范围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你的位置:仲博注册 > 最新动态 > 第四季 地上山西--介休后土庙

    第四季 地上山西--介休后土庙

    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7:15    点击次数:75
    介休是我国琉璃烧造的主要发祥地之一,自古,介休的琉璃制品就被广泛应用于皇宫、庙宇。后土庙作为介休琉璃制品集大成的建筑,是我必须要到访的;另外,它还是一处明清全真道教建筑群,与佛寺不一样的属性,也极大地勾起了我探究的兴趣。。。一、后土庙外

    三座影壁

    图片

    庙外广场上最东面的影壁,光彩夺目,左上角有四个字:介休十景,也正是它所表达的内容;左下角五个字:甲午年春造,这个甲午年,大概率是2014年。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影壁另一面,五龙壁。

    图片

    影壁正脊,看不出有什么包浆,新的无疑。

    图片

    这块影壁后面对着关帝庙山门。

    图片

    这是庙外第二块影壁,蓬莱仙岛。

    图片

    背面,双龙戏珠。右边门是景区出口。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影壁正脊,中间大象背两层宝瓶,寓意太平有象。前面五龙壁的正脊应该是抄了这里的作业。

    图片

    这块影壁,正对着后面的小后土庙。

    图片

    这建筑群是以这第三块双龙戏珠影壁打头的,在它后面的轴线上,依次排列着天王殿,护法殿,献殿,三清楼,乐楼钟鼓楼,后土圣母大殿。

    图片

    正脊鸱吻,有包浆,看着比较古朴,很有年代感。

    图片

    背面,麒麟闹八宝。这块壁,始建于明正德年间,清代时,琉璃件重新烧制,在麒麟团右上方有字,道光十五年造。

    道家地

    图片

    宋代米芾书,道家地,石头没啥年代感,新的。左边黑色的碑刻,大概描述了一下这个建筑群的由来,雏形始于南北朝,明清时臻于鼎盛,现代达到最大规模。。。大石头后面的红墙建筑反面是戏楼,并排三座连体,分别对应建筑群内吕祖殿、关帝庙、土地庙。

    图片

    道家地背面,领导墨宝。

    图片

    两座相邻戏楼,卷棚硬山顶,绿色琉璃垂兽。

    图片

    庙外前戏看完,进入正剧,入口。二、后土庙主轴线

    图片

    刷身份证进入,免费参观,这是入口。

    图片

    天王殿,始建年代不详,清道光十五年重修。轴线上,一眼望穿。

    图片

    四大天王,魔家四将,风调雨顺,佛道通用。

    图片

    护法殿,参观寺庙时从没见过,这应该是道家特有的吧。始建年代不详,清道光十五年重修。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护法殿正脊琉璃是明代作品,五百余年了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护法殿供奉九龙岛四圣,灵霄宝殿四大护法,王魔、杨森、高友乾、李兴霸。根据《封神演义》中关于四人的描述,四尊彩塑一个都对不上号。我想不明白原因,可能是明代成书的《封神演义》,在清代并没有流传开来,彩塑工匠只是按照当地的传说塑造这四大护法,跟书无关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护法殿回望门口影壁,麒麟闹八宝。

    图片

    献殿、三清楼、乐楼钟鼓楼是合体建筑。卷棚顶建筑是献殿,后方高起的黄绿琉璃顶属于三清楼。

    图片

    献殿,在这里又叫献亭,祭祀时摆放供品。

    图片

    跟献殿连体的三清楼,始建于元代,明正德年间扩建,供奉道家三清四御。

    图片

    檐下做了些小木雕饰,看得出来是雕刻好后用某种手法装上去的,因为细看能发现梁上饰物掉落遗留的痕迹。

    图片

    正中,玉清原始天尊,侍女站立两旁。屋顶的八卦藻井,看着有年头了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两边,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;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,老子是他的化身,然而,老子又可以一气化三清,化出的三清又以玉清元始天尊为老大;三人之间的关系我搞不大清楚,只能用三人本是一人来解释了,是不是跟基督教的圣三一,三位一体相互借鉴了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三清楼大殿中,三清+四御+四位站立的侍者,共十一尊彩塑,都是明代的,做工比护法殿和天王殿的好太多了。四御中有一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,俗称后土娘娘,理应是位女性,但殿中坐着的四御,都长胡子,没有女性,点解?参观时,看了好几遍,莫不是眼瞎?古代人看来也不是都很靠谱的吧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乐楼,与三清楼背靠背,明正德年修建,雕梁画栋,看得出来的古老,屋顶黄绿蓝琉璃件,有过替换。

    图片

    后土大殿,本庙主角儿,始建于南北朝或更早。规格很高,据重修碑刻记载,宋仁宗下旨敕修后土大殿,现在看到的是明正德年重修,左右两边的垛殿为三官祠和真武殿,两侧配殿为三曹殿和九曜星君殿。

    图片

    因为是皇家规格,所以,后土大殿采用了纯黄色琉璃顶。正脊中间是狮子驮宝瓶,猜测大概是世世太平的意思吧。

    图片

    上图雕龙的部件在古建中称为雀替,也叫角替,用来把上方的重量转移到立柱侧面,并减小梁枋的跨距,考究的,这工时费可不少。

    图片

    大殿内顶,有官身,捐了钱的,才能让名字出现在横梁上。

    图片

    正主就没啥看头了,披红带绿的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真武殿档次低点,不能用全黄屋顶,蓝色琉璃剪了一圈边。道家,佛家的庙宇,建筑结构上没啥差别,供奉的主体不同罢了,此处多了一个护法殿。三、后土庙东院

    后土大殿建筑群是主轴线上的最后一处,东侧面有个娘娘殿,近代新修的,供奉着三霄娘娘,云霄、琼霄、碧霄,可以求子。。。娘娘殿正对着出口影壁,不忙着离开,东面小门内还有个大院子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东院的连排别墅,楼看着都像新修的,里面供奉的彩塑不能看,跟三霄娘娘一样辣眼睛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三连排对面的三连排戏楼。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琉璃还是蛮帅的,作为琉璃集大成者的庙宇代表,有看头的。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吕祖殿有两层,楼上游客止步,上不去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关帝庙正脊琉璃,黄绿色。

    图片

    土神庙。

    图片

    砖雕,新的。

    图片

    某乡下村里征集来的残破石像,道教的,共25尊,完整的3尊,22尊只有身体,后来补全了,我走进去时,打了个冷战,够阴森。

    图片

    出口,离开。

    图片

    实景俯瞰对照图。四、祆神楼

    祆神楼,离后土庙不远,步行即可。

    琐罗亚斯德教,俗称拜火教,总坛在波斯;北魏时传入洛阳,称为祆(xian)教;元末,称为明教,中国总坛在光明顶;明朝时,因避讳“明”字,改称日月神教,总坛设在黑木崖。。。

    宋代名臣文彦博,老家介休,他是位祆神教徒,在征讨弥勒教起义时大获全胜,官位升至宰相,他认为这都是祆神保佑。。。于是在故乡修建了祆神庙,而庙前的山门就是这祆神楼。。。明代,祆神庙改为了三结义庙,供奉刘关张。。。清顺治年,火灾,庙被毁,后重建。。。破四旧时,刘关张被砸毁,每尊都有5,6米高。。。1984年,祆神楼翻修,重新上漆,至今也有40年了。。。以上某部分信息是游览完祆神庙后,跟保安聊天获得的,说起5,6米高的神像,他流露出惋惜之情。。。

    进门参观不要钱,周一闭馆。游览时间大概只要十分钟,因为没啥看的。

    扫下盲:祆xian,袄ao,祅yao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沿街部分叫过街楼,进门是山门,再进去是乐楼,这也是一座合体建筑。

    图片

    过街楼。

    图片

    楼边有一座修城碑记,字迹有点模糊,看不太清。五、伙食

    图片

    介休驴头店,推荐,一盘驴货拼盘,5种蘸料,再来杯小酒,你还想要啥?那么,再来俩火烧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亮子羊汤,小碗,加个胡饼,完美早饭。

    图片

    干干净净。

    图片

    驴头店旁的碳水铺,两红两白,8块钱。

    图片

    面很紧实,富含嚼劲韧劲,应该是没啥膨松剂,健康,嗯,不健康,红糖馅的,碳水爆表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回家掰小了,烤箱里烤一下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,外脆里嫩,香甜可口。。。六、其他

    图片

    介休东站候车时,看到了这个,休贤一角,开始我以为是错别字,后来一想,不对,人流量密集的火车站不可能没人发现这错别字,一直不改,那必定是有别的原因的。。。我猜:休,指介休,贤,大概是指介休的贤人。。。网上查了一下,果然介休有三贤:春秋逼王介子推;东汉名士郭泰,这个不认识;宋朝名相文彦博,修祆神楼的那位。。。呃,不知道是不是我自作聪明了,明年再去看看这贤字还在不在。。。

    图片

    切记切记,周一闭馆,我是吃过亏的。本文完,下篇预告:飞虹塔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哲学的5大分支解析

    栏目分类